今日坐定定,聽龍師傅講故事。
話說今天大班友人上我寫字樓,高高興興,相聚一番,其中一位友人拿了一盒東西給我,說:"吃吧,大澳茶果。"
大澳茶果?拿上手一看,餘溫還在,有咸的,有甜的,於是就拿了一個咸的咬了一口。

一咬之下,幾乎想喊!我一生也未吃過那麼好吃的茶果!
這個是用眉豆做的,眉豆攪得極碎,極新鮮!口感甚為充實,咬一口,再咬一口,這個茶果會迫你不停的咬下去,直到吃光為止!
馬上問友人在那裏買。友人道:"都講左咯,大澳呀!"
我問在市區是否有得賣。友人說是大澳特產,在市區買不到;當然,茶果在市區當然有得賣,但多是交貨,翻叮,味道都沒有大澳這個原汁原味。
原來這個舖頭已經在大澳開了數十年了,水準始終保持如一!
吃了個咸的,就要來個甜的,有紅點作記認,甚為懷舊!




甜的茶果水準也甚高,那種油油的感覺,吃後你會覺得很感動!因為你知道是剛從大澳買回來的,而且還熱,總之就好!

這個茶果,原價六元,已甚平宜;如你是工務員,就平宜一元,五元一個。
友人是地政署要員,常因工事來回大澳,我覺得他很幸福,因利成便。
我還想再吃。友人大聲說:"好呀,吃多個,買了很多回來呢!"
我回頭一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盒,一盒十個,十盒已經是一百個了;我忙問他是買給誰。
他說是買給母親。我問:"伯母可以食一百個?雪櫃保持到一個月,都食唔到卦?"
"當然不是," 友人解釋道。"母親是用來送給朋友的;因為母親的朋友甚為喜歡,所以我每次去大澳,母親都著我買多數盒回來,這樣她可以送給友人。"
哦,原來如此。想起他在大澳拿了十盒,總共一百個茶果回來,也真不易。
我道:"那你也很孝順,起碼你阿媽生你好過生舊茶果,生舊茶果得一個,生你有一百個喎,仲要久不久有一百個!"
友人道:"那又是。我對媽媽都無樣好了,唯一就係可以買茶果給她。做人仔女,大個左,有甚麼可以孝順她?見面又見得少,說話也不多一句,這些只是舉手之勞。
舉手之勞?我看也未必是,看友人兩隻手,每隻手拿五盒,也甚為不方便,他對母親很好呢。
我從這位好友之中悟出一個道理,就是我們都要孝順父母,有時要父母開心,未必一定是很複雜,很花錢的東西;只在乎你有沒有心去做而已。
想想看,你有多久沒有見過你的母親?你有多久沒有買過東西給她吃?即使每天見面也好,可能只是打一聲招呼,就甚麼都沒有了。
我完全明白友人母親的心態。她拿著茶果去送給友人,又可以在友人面前威威,我想母親也想告訴友人,她的兒子對她有多好。你有沒有這個機會給你母親炫耀一下?
看完這段文章之後,明天,又或者在這個星期,買一些母親最喜歡的東西給她吃,最簡單的表達方式,令你母親覺得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