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網友對咖啡機有興趣, 也勾起我的一些回憶, 在此, 和大家分享我買過的三部比較貴的咖啡機.
我對咖啡的熱愛, 源自二十年前. 在那個時候, 已經很喜歡喝咖啡, 每天無咖啡不歡, 直至在十年前, 開始自己買咖啡機, 不過都是一些平宜貨, 多是蒸溜的那種, 只是數百元一個. 但有一個共通點, 就是咖啡沖得極差. 所以買了都只是沖了三數次就放在一旁.
後來我開始留意到虹吸式的沖煮法, 因為在日式的咖啡店, 例如 UCC, Pokka 都是用虹吸式沖煮法來沖咖啡, 其好處是入味, 萃取率極高, 而且一個虹吸式的沖煮咖啡壺, 也只是數百元而已, 不貴, 因此, 我有一個時期也極愛虹吸式咖啡, 儘管我要買在下面燃燒著的工業酒精 (紫色的), 又要花時間去沖煮, 但味道也極其好喝.
後來覺得煩, 就興起念頭買一部全自動咖啡機, 當時對咖啡機認識不深, 又不懂甚麼牌子最好, 於是就買了一部最平宜的, Seaco Vienna, 當時來說只是四千八百元, 對我來說已經有交代了, 就是這部:
據相片的日期, 我是在 2005 年買入的, 它有自動磨豆, 自動調校咖啡粉的份量, 出水份量, 也可以打泡做 Latte, Cappuccino, 以當時的我來說很有新鮮感, 自己感覺也在咖啡的領域上高了一級; 因為在朋友或客人之間, 都未聽說過要自己買一部全自動咖啡機來沖煮, 所以有時候客人或朋友來訪, 在寫字樓沖一杯咖啡給他們, 他們已經很 impress, 而且這部咖啡機以入門全自動機來說, 已經好過出面很多咖啡店所煮的咖啡了.
最重要是能夠把握沖咖啡的 magic formula, 以一杯 regular 來說, 用 10g 的咖啡粉, 用 160 cc 的水, 就能沖煮到一杯很好的咖啡.
這條 formula 是在 starbucks 那裏學的, 到現在我都是用這個.
回說這部咖啡機, 它平宜是因為它沒有電子 panel, 如有電子 panel 最平也要七千多元, 以當時的我來說, 我覺得未必有需要為了一個電子 panel 而花多三千多元.
看下圖你就知道, 右邊沒有 panel, 就只看左面的按鈕, 非常齊全, 我對它非常滿意; 如有朋友或客人現在問我入門買全自動咖啡機那部好, 我還是推介這部, Saeco Vienna.
最左面是開關制, 中間是一個特別按鈕, 按一下出一杯咖啡, 按兩杯沖兩杯咖啡. 不過我又不是開快餐店, 所以除了開頭試機之外, 我還沒有按過兩次.
最右面是蒸氣打抱制, 一按, 就會出蒸氣, 但 pump 在這部機之中只有一個, 所以不能同時沖咖啡及打泡, 要分開做, 我可以接受, 因為我不是趕時間.
最下面的旋轉按鈕則是控制水的份量.
以下是出咖啡口, 左面有說明, 可以調高較低, 方便你用大杯小杯.
要清洗時, 也很簡單, 一開就可以拉出來清洗了, 方便!
儲豆的地方, 我建議飲幾多落幾多, 因為咖啡豆放太久沒有密封會走味的.
全自動機和虹吸式, 或蒸漏的分別是, 全自動機的氣壓甚高, 一般現時都有 15 bar 大氣壓力, 這樣的壓力足夠將咖啡在很短時間之內萃取, 夠力將水噴射出來.
我最喜愛的, 就是水會用盡方法, 透過已磨碎的咖啡豆出來, 以完成一杯咖啡, 所以出來的咖啡特別香滑, 杯的面頭也會有一層咖啡油, 這層咖啡油, 是蒸溜式的咖啡機, 虹吸式的咖啡壺或 French Press (即有個杯, 上面有個把手給你壓下壓下那種) 所不能比擬的.
這部機用了一年左右, 就換了第二部更專業的咖啡機了.
(第一輯完. 特借此篇幅感謝我的好朋友, 已退役的 Saeco Vienna, 它陪我度過了很多個要捱夜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