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傻瓜的網誌, 說到人生百態, 其中這篇是說小孩子的, 說得真好, 我也有感而發作出了回應, 就給各位分享一下:
傻瓜的網誌說:
一個風和日麗,陽光普照的下午,一位可愛的幼稚園女生,由大人帶她走進「O仔」買迷您麵包,

但可惜她所選擇的迷您麵包已售清,另一盤又未出爐,無法買到她的至愛,那位小女生即時放聲大哭起來,

哭得仿以失去爹娘一樣,儍瓜心想:「只是一個麵包,需不需要哭得那麼淒涼。」

但無論如何,傻瓜請她們等十五分鐘,

或出去走一個圈回來,新一盤包出爐才有得買。

每當小學生放學時間,傻瓜總會看到兩種情景:

一.每當看到像上述的情境,往往覺得孩童很橫蠻,亦感到大人毫無宗旨,孩童的兩行眼淚就能換取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二.或者看見大人在O仔內用尖酸刻薄的用詞或用粗言鬧自己的孩兒或孫兒,傻瓜亦會很反感,那麼討厭他們,何必要生他們出來。

其實在傻瓜小時候,傻媽媽偶然都會提起一件事,就是在某日,小傻瓜看到一間店舖內一盞走馬燈很想要,

但傻媽媽不買,小傻瓜出了一招,坐在地上淘哭,

試圖要傻媽媽屈服,就是這樣,和傻媽媽來了一場拉据戰,

最後....小傻瓜都是輸了。

其實這件事傻瓜一點兒印像都沒有,是真有其事,還只是一個她們作出來的故事,真的不得而知,

但傻瓜只知道,傻大姊和傻二姊偶然都會拿出來取笑傻瓜一番。


回想起;原來當年的小傻瓜有時都很令人討厭的。
龍師傅的回應:
傻瓜, 講得好, 而家新既一代睇見我都想嘔血.
兩行眼淚就可以換到東西, 最重要是家教. 但現時新一代, 懂得有家教的已經極少了.
可能我甚為傳統, 我最簡單看有沒有家教的方法是看小孩子有沒有入屋叫人, 爸爸媽媽有沒有叫他們的孩子叫人, 是否常以兩行眼淚來換取想要的東西, 是否父母親當自己的孩子好像主人般看待, 孩子一郁眼母親馬上幫孩子拿取想要的東西.
雖然簡單, 卻甚管用!
傻瓜回應龍師傅:
龍師傅,您說得很對,可能現今小孩的問題,根本不在小孩身上,而在他們的父母身上。
龍師傅的感想:
孩子和我們成年人一樣, 意志, 能力都是要鍛練出來的, 永遠在溫室的孩子, 就永遠不會長大, 無論受甚麼教育都好, 出來社會做事總有問題,
坦白說, 我身邊的朋友, 九成人都不懂得教小孩子, 每當見到他們的孩子, 看到他們的眼還高過億萬富豪的時候, 我總想打他們兩巴. 見到父母親的朋友, 怎可能不叫人? 我覺得可能不是孩子的問題, 而是父母沒有家教; 不過基於禮貌, 我當然沒有說出口, 我總是和龍嫂相視, 心靈相通, 就像倪匡先生筆下的衛斯理和白素一樣, 不用說話已經知道對方說甚麼.
孩子不叫人已經是一個大問題, 父母看到孩子不叫人, 不教他們叫是更大問題.
我還是那句, 可能我比較傳統, 看一個人有沒有家教, 只需要看他有沒有入屋叫人或打招呼, 已看到九成.
我在記憶術之中, 曾經有三個學生, 我印象深刻, 第一個是 Perry, 他很年少, 是我教班年紀最少的一個, 只有九歲, 他上課時很留心, 他是和父親來的, 臨走時, 他有過來和我說再見, 我就覺得他的父母親甚為有教養. 分辨好人, 就是這麼簡單.
第二個, 叫做 Julie, 她十五歲, 是一個會考生. 在上完我的課程之後, 她主動過來和我握手, 我心裏想著, 這位女學生的修養甚好, 也令我知道, 現在的學生並非全部都糟糕, 但很少很少.
第三個, 叫做賢仔, 他是自己一個人來的. 課程過後, 他有主動到台前和我說再見也不特止. 回到家裏, 還傳送了一個電郵給我, 因為他當晚太過開心, 也覺得我的課程, 我的 gesture 能夠給他啟發, 我看後深受感動.
我並沒有孩子, 所以我不是父親, 也沒有資格代天下的父親說話. 不過我倒想聽聽, 那些入屋不叫人的孩子的父母親們, 他們的想法是怎麼樣. 是同意? 還是覺得不叫人沒有問題? 就發表一下吧.
如果你有子女的話, 第一步不妨叫你的孩子入屋叫人, 這就是家教的開始.
傻瓜網誌連結: